《七腳川事件》
事情是發生在日治時期,七腳川社部落裡的年輕人就被日本人帶去做苦工或是當隘勇夫,負責幫他們打雜。因為外出工作的都是年輕人,所以留在部落裡守護家園的幾乎是老人家。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就像是個佣人,非常的辛苦,但是卻又不能與家人見面。
年輕人雖然辛苦的工作,但是勞力所得卻跟付出不成比例。究竟是為什麼領不到薪水?是因為日本人扣押了工錢,還是是因為沒有給頭目錢,還是其實是頭目沒有轉交薪水?在年輕人不滿的過程中,頭目其實也有它需要考量顧及全社的立場而跟日本人協調、周旋,這中間也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可是很多不滿的情緒積壓越久就越嚴重,衝突就這樣在西元1908的冬天爆發了。
年輕人在不滿之下攻擊了日本人後逃走,部落裡的人也很氣憤日本警察不公平,包圍了來到七腳川派出所的軍警。高層緊急派遣步兵派兵等支援部隊從花蓮港來到部落入口,突圍之後引爆衝突,日本人認為這是七腳川社的敵對行為,於是七腳川人就遭受到非常猛烈的炮火攻擊。
一夕之間家園變色,族人無法商量要逃到哪裡去或是在哪裡會面,於是可以逃掉的先逃,有的來不及離開的就在日軍的攻打下身亡。原本是七腳川社最強盛的部落,一下子家破人亡,各家親人都分散了,很多人特別是老弱殘病婦孺又在逃難過中死掉,大家都被迫離開原本已經住了很久的家鄉。
最後因為日本人請荳蘭社長老說服,使得七腳川社願意投降,投降後日本人所組成的討伐隊在花岡山舉行解隊式,因為這個抗日行動先後長達三個月之久,所以被稱為『七腳川事件』。雖然後來日本人解散了討伐隊,但是為了防止七腳川社的人再次突襲,就在隘勇線架設具有電流之鐵絲網,佈置更多警力和隘勇,以防七腳川社的阿美族再次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