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生活指南》文摘
生活指南,指的該是一種生活方向,而這「生活」卻不限於一種,是同時記錄著在這小鎮上各形色的人們,背景大概就在1960年代後半,透露那顯而易知的東部港灣,這小鎮就是花蓮了吧!
在這,移居於此的如各族群相聚落腳般,有移墾的人民、被遷調的公務員、派駐在這的軍人、商場失意在後山尋求新天地的商人;或者是一位遭受欺凌的初中生,一對刻苦成長的姊妹,幾個面臨大專聯考的高中生決定著未來,還有疲倦返鄉尋求慰藉的教師;也有反思生命價值的攝影師、士官長、醫生、牧師、記者、……等等人物,雖然在扮演著不同角色、身份,那共通的都是在演繹著那一年代的生命、生活、記憶,最重要的主軸,都是在顯示出人生活著的方向,即便小鎮裡有著不同的身份、角色。
故事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一個個生活事件,平易近人地貼近著每一個人的經驗,彷彿這些都在你我的日子發生,或是聽別人提起過,而每一個小故事如同社會的縮影,作者用一種側拍的方式作陳述,沒有太大的起伏,卻如此地撼動著你我。
如故事中受到學校不良少年霸凌,委屈到內心苦悶的少年,因為受不了這些對待而偷了父親的手槍,犯下了不可抹滅的錯誤。在任何年代裡,似乎都會有這樣的經驗,面對青春期的內心轉變及外在環境的壓力,道德上的過度抑制,使得情感無法宣洩而爆發。
或者,是小說開頭即描寫了一個返鄉到東部港鎮高中教書的教師,在一個早晨的學校朝會進行中,還有不免俗的空中投擲下的選舉宣傳報,這也是一種小鎮文化的縮影,過程中也包含了教師內心中的很多對於現實生活的對話,對學生的觀察,這些都是一種小生活的體現。
故事中也有那種打破傳統束縛的女性角色,在港鎮拍攝泳裝模特照片時,一位泳裝美女果決地將衣服撕成兩截,擺出性感的姿態,以及當時來到港鎮拍攝電影《傳奇海女紅短褲》的那位日本性感女星淺田通子,都為小鎮的平凡生活蕩起了特別的風氣。
在小說故事裡的時代紀事,如60年代所出現的白色恐怖與228事件,這幾乎是臺灣一個世代的共同記憶;或是在故事的尾聲,有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的遠大事件,有的人從電視上看到那令人驚豔的跨時代畫面,更多的人藉由報紙的描述得知,去想像那神祕且又莫測的宇宙世界。
在臺灣的60年代,即便有如此多的歷史紀事,小鎮人民的生活依舊,繼續著日常的作息,繼續著看起來可能是快樂生活中,卻免不了些許哀傷的人生小事,即便如此,生活的指南仍是前進著,過了一條路還有下一條路,這樣平易近人的小鎮生活情態,很是貼近人心。
《小鎮生活指南》以當時代背景下多個小人物的故事串起了一個個生活方向,即便每個人物的故事並非相同,但是共通點都是展現人生旅途上會有的經驗過程,或家庭、職場,或整個大環境,還是整個時代的變遷,在在都影響著小民眾的生活。也因為是生活經驗,與我們息息相關,小鎮生活,也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密不可分。
作者介紹
陳雨航,花蓮出生的文學家,後居於高雄美濃,曾擔任報社、雜誌的出版編輯,多從事小說創作,早年出版過小說集《策馬入林》、《天下第一捕快》,後來投身於編輯界30年,也是一位資深的出版人;年過60的他再重回作家行列,2012年出版小說《小鎮生活指南》,2015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日子的風景》,以及2016年的散文集《小村日和》。
他以最平易近人的筆調書寫生活景象與事物,一種極為輕描淡寫的風格來抒發情懷,所描述的多少事情都是發生自你我生命周遭的經歷,亦著重於人物內心情感的轉變與自我對話,作品如此貼近生活,令讀者更是感同身受。
內容簡介
《小鎮生活指南》是一部背景於60年代東部小鎮的生活故事,故事中並無一個特定的主角,而是敘述著很多軸線的小故事,而其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生活,好似一個族群聚落般,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職業,有各自遭遇的事件;不過,在60年代的時空背景下都有共同的大事件,白色恐怖或228事件。也許,這本書的背景會令人想起那年代所經歷的歷史;或者某一個人物特質與你生活中的誰,有著相同的感覺;也可能是你生活的地方,便是故事中的小鎮的真實場景。故事內容展現著人與人之間親密的連結,彼此都是息息相關的,雖然是60年代的場景,卻彷彿也能在現代社會中上演的情節,如此地真實,如此地毫無時代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