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atelaway no Cepo’ 專題影片

在2022年以阿美族史觀正名為「Cepo’戰役」的歷史事件,為1878年發生於位在花蓮秀姑巒溪的阿美族Cepo’部落與清領時期軍隊之間的戰爭,有165位部落青年遭設局屠殺。

二十多年前,蔡中涵委員曾與部落族人一起進行自主調查,並在遺址現場設立了無字石碑,但石碑在因颱風災害而倒平後閒置多年。今年4月底時,花蓮縣文化局特別進行了立碑儀式,並根據部落會議討論的結果,將族語「Cipatelaway no Cepo’」刻上碑體,意味著這些族人是為了保護部落而犧牲的英雄跟勇士。立碑過程中,承重石碑的繩索多次斷裂,太巴塱巫師團立即進行儀式請祖靈暫時移駕,後續也以鋼索替換吊繩,經過數次嘗試後,才終於順利將石碑定位。

▮非侵入式考古▮
從去年暑假起,花蓮縣文化局就委由「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希望遺址現場能成為指定文化資產。研究生林佳萱分享說這次的調查有別於以往,除了傳統考古的地表調查之外,還有配合金屬探測器,以非侵入式的方式來進行,希望讓遺物、痕跡都盡量保存在原地,讓想了解事件的族人可以直接來到現場查看,也在現場找到了十九世紀槍枝所留下的子彈彈頭。

▮部落族人共同參與立碑儀式▮
Cepo’戰役紀念碑完成立起後,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靜浦及港口部落族人於4月30日聚集。當天上午,現場先透過道教儀式讓祖靈得以不再受困,接著請太巴塱巫師團協助進行宴靈儀式,用傳統「Pangcah」的方式來告慰祖靈,引領祖靈們從遇難現場來到石碑碑體。儀式完成後,現場的部落族人們也依序致詞,靜浦部落與港口部落的青年們分別以歌舞頌唱,一齊向祖靈致敬,更有部落青年為表現莊重,而穿上傳統服飾及配戴佩刀。

「Cepo’戰役紀念碑」重新扶正,希望能告慰先人為保護族人而犧牲的英勇事蹟,同時昭示了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透過執行立碑儀式,有越來越多族人參與討論族群的創傷經驗,年輕世代對於老人家所討論的事件逐漸有所了解,不只讓部落族人們共同面對這段歷史傷痛,也將引領後續空間紀念工作的推展,成為了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