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強強快跑》《地獄催淚部》金穗獎特別選映:故事的創作起點-劇情片創作者分享(一)

【側記】《強強快跑》《地獄催淚部》金穗獎特別選映:故事的創作起點-劇情片創作者分享(一)
日期:2024.05.18  14:45
主講|梁舒婷 (《強強快跑》導演)、楊婕(《地獄催淚部》導演)
文字|黃安麒    攝影|Mumu Kao

        在鐵電首場金穗46特別選映,邀請到《強強快跑》梁舒婷導演及《地獄催淚部》楊婕導演,來和觀眾分享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也藉由拍攝經費懸殊的不同情況,讓兩部作品進行對話。

 

|兩位創作者的起始點

        梁舒婷導演從高中開始接觸到電影,並加入社團,而後考取北藝大電影系。覺得拍片是很好玩的事,從最開始主修表演,到後來發現想要磨練自己,畢業之後朝向編劇的方向發展。
        楊婕導演則是爸爸從小就會帶她去看電影,還會租借DVD回家看,對她而言,看電影是一件擁有儀式感的活動,後來她進入政大廣電及相關科系就讀,並接觸舞台劇,逐漸走上這條路。

 

|《強強快跑》與《地獄催淚部》的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強強快跑》講述一位絕望的女性,在試圖自殺時遇到她最害怕的──蟑螂。梁舒婷導演本人也很害怕蟑螂,她從六、七年前就有拍攝這個故事的想法,因為那段時間處於低潮期,而開始設想如果在某種絕望的情境中,有什麼樣的事情可以打斷那種絕望感。最初的構想是三段式故事,會讓同一隻小強去三戶人家,但在經費有限,並且不斷醞釀故事、和自身經驗想像結合的過程中,最終成為一位女子與蟑螂搏鬥的故事。
        《地獄催淚部》則是講述吳先生在投胎班機起飛前,需要獲得女兒眼淚的故事。楊婕導演表示當初的計畫是想以影集來呈現,然而在台灣若要完成一部奇幻影集,對於投資者來說心臟要很大顆,且龐大的世界觀難以讓人光是透過看劇本便能直覺性的理解,因此先以申請短片輔導金的形式來進行製作嘗試,未來若有機會仍會朝向影集發展。

 

|資金懸殊,如何創造更多可能性?

        「是我的話,真的死不下去。」梁舒婷導演講完這句話全場哄堂大笑。
        關於片中的蟑螂視角,大部分都是由導演本人使用Gopro全手持拍攝,而畫面上的蟑螂觸鬚是用特效製作。導演對攝影師充滿歉意,因為在緊湊的時間安排下,要背下如同跳舞般的攝影機走位動線,是相當強人所難的事情,只好自己上陣。導演表示雖然拍攝經費不多,但創作面對不同的情況時,會有不同發揮的空間,最後就呈現出現在的模樣。

        「如果很窮的拍,會不會很可怕?」楊婕導演眼中的地獄是很精緻的。
        雖然《地獄催淚部》有申請到公視的短片輔導金,但若想要呈現出故事設定的龐大世界觀,光這筆拍攝經費仍然是相當困難,為了讓整個影片能夠更加精緻,因此有繼續找其他的投資人,同時也請到許多資深演員,提升本片的質感。導演分享在和金士傑老師溝通對戲時,因為金老師的堅持與認真,雙方會逐字逐句地討論台詞,也有一些神奇的時刻發生,像是有一場戲的演員走位需要和攝影機互相搭配,關於走路速度的快慢、做動作的時機等等,一般來說都會需要有副導演在旁邊cue演員時機點,但金老師覺得情緒會被打擾,希望能讓他自己按照真實的時間秒數進行動作的順序,而最後展現出來的結果也有了獨特的戲劇張力,讓導演感覺自己上了一課。

 

|兩位導演都看過彼此的作品,如果要拍對方的片會想如何呈現?

        梁舒婷導演認為《地獄催淚部》原本雙線交錯的部分很精緻,因此在交織的取捨上會想要重新調配,同時讓喜劇的強度再扎實一些;楊婕導演聽完後,也回應其實自己也想要加入一個有趣的元素,就是地獄三頭犬。
        楊婕導演是第二次看《強強快跑》,她分享看過很多想要利用喜劇來做自殺議題的短片,儼然已經成為一種類型,而《強強快跑》在這之中做得相當成功,包裝得很自然,因為結尾是希望蟑螂活下來的,強強救了女主角,也成就了一段姻緣,可以說是月老強強。

 

|未來里程碑

        最後兩位導演各自分享自己未來希望達成的里程碑,梁舒婷導演希望能夠自己年老的時候,拍一部如同《我的完美日常》的電影,因為需要經過許多人生歷練、沉澱後,才能做到像這樣的滿足感,同時因為導演很喜歡喜劇類的影片,也希望下個階段能夠拍一些嗨片;楊婕導演則是希望先把《地獄催淚部》放到櫃子上一下,等到某日能夠再次好好回顧時,還是想繼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