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吳洛纓【很實用的編劇工作坊】
日期:2024.03.17、03.31、04.14 13:00-17:00
主講|吳洛纓
文字|孔祥珩 攝影|張玳瑋、Mumu Kao
花蓮影音學堂每年都會辦編劇課,繼2022廖振凱老師來教田調技巧,同時搭配溝仔尾里長走讀了解當地文史;2023邀請懸疑喜劇大師林宇辰來講解類型片;今年邀請著名編劇吳洛纓老師用三周的時間從人物設計、衝突、結構一步步帶領大家前進編劇的殿堂。
3/17第一周上課時,老師帶領大家從觀察身邊人物開始,從每個人被給予的姓名、長相細節、階級背景等第一印象,打扮舉止等外在呈現,再到內在的弱點,心理的需求等立體化一個角色。接著講到馬斯洛的七大需求,角色有哪些需求,揭露了角色不同層面。
立體化塑造主角後,再來是設計身邊的配角,配角是主角的敵人還是朋友、導師還是對手,他們在故事中的作用等。此時老師分析了許多故事中的人物關係圖,也叮嚀了塑造角色時容易犯的錯誤,譬如說寫普通人、僵化的角色、寫太多的自己等。老師講到角色轉變時,跟學員們一起討論很多電影電視劇當中主角的銳變,像是孩童變成人、憤世嫉俗到參與等銳變。老師舉很多過去的熱門影片當例子,大家也藉此學會觀察這些精采影片中人物是怎麼設計。
3/31課程來到第二周,老師先大概講述上次大家交的”人物設計”作業容易犯的缺點,再來邁入第二周的主題-衝突。衝突是戲劇的本質,也是推動情節的引擎。衝突分很多種類,像是人類與大自然的衝突、人自身安全的衝突,譬如說警匪片、犯罪黑幫等片,或是與自我的衝突。此時老師帶大家分析許多佳片裡的衝突,講解如何設計衝突,衝突也是凸顯角色設計的一個關鍵。本周的作業也是為分析第一周的角色的衝突,或是為它設計一個衝突。
第三周課程邁入結構與分場。一部完整的劇本由對白、場次等逐漸架構而成。老師從故事大綱開始分析,講到一場當中必須具備哪些元素。老師也講解亞里斯多德三幕劇,開場、中段、結局分別是佈局、衝突、解決,老師分別解釋這三段的重點。最後老師分享如何善用便利貼來思考分場,結束這三周實用的編劇工作坊。相信每位學員都有感受到簡報之充實及老師之用心。
老師在地震前幾天的上課入住麗翔酒店,也在天王星樓下等過車,地震時老師第一時間關心影視基地夥伴是否安好。還好,我們都很好,只是鐵道文化園區已經不是前兩周的樣子了,萬幸是電影院沒事,我們可以如常在同樣地點繼續上編劇。
花蓮影音學堂日後也將排除萬難繼續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課程,請各位要關注官網及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