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2022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專題論壇-從典藏到返鄉的路
日期:2022.11.05 14:00
與會來賓:太巴塱部落芙代.谷木.母那烈、社區工作者吳勁毅、馬太鞍部落蔡依靜議員、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范文鶯編審
側記:孔祥珩


吳局長接著講了片子裡沒有拍到的神奇時刻,聽得剛看完紀錄片、意猶未盡的觀眾津津有味。局長說道當年他們帶著Kating Hongay等祭師阿嬤們去到中研院,前一晚住在飯店,祭師阿嬤對著米酒酒杯東看西看,就說祖靈們都還住在柱子上。到了現場,祭師阿嬤開始儀式並與祖靈對話,祖靈表示要感謝中研院某館員每年薰蒸悉心照料這些柱子,讓祖靈們可以聚集不會散掉;再來表示,請祭師要把他們的靈魂帶回家,柱子就繼續留在中研院讓院方好好保存吧!第三點就是Kakita’an的祖靈表示為何他們Kakita’an的後人都沒有來?祭師表示這次由她們代表將各位祖靈帶回家。局長說到他本身族語不夠好,當時包括中研院方都根本不知道祭師們當下是在把祖靈們請回部落,一切都是回家後聽祭師說才知道。但就在這次迎完祖靈回家後,某位祭師阿姨就開始神智不清,其他祭師表示她的靈魂被留在中研院,就得再去一次中研院把阿姨靈魂迎回來。局長說祖靈很聰明,故意這麼作讓部落各方團結,把祖屋蓋起來。
中研院這次策劃讓馬太鞍的文物回到部落展出,所以策畫了 心繫Fata’an 這個展覽,自己參與這個展覽,發現中研院藏品中馬太鞍相關展品就有533件,這次展出48件。過程中讓部落各家族去選文物,自己在溝通協調過程經歷各種爆炸。希望來看展的觀眾看完展覽回家可以翻找自己家,搞不好會蒐出更厲害的歷史文物。現在部落裡不同階層有從事不同的傳統學習活動,有的學習傳統編織、有的學習唱傳統古謠。
中研院有意識到自己不是這些文件的擁有者,而是保管者,中研院對於文物返回部落抱持很開放的態度,也很希望所藏文物與文物來源地有所連結,所以歷年來才有計畫將文物回到部落展出,過去已經去了三個部落辦展覽,這次則是與馬太鞍部落合作。中研院原住民展品有三千多件,馬太鞍就佔了533件,佔了七分之一。這些展品目前在中研院也是對外開放參觀,歡迎各位觀眾來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