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走走電影院 土匪來漫談《海洋的眼淚》

4/24 (日) 14:00 《海洋的眼淚》映後漫聊
漫聊嘉賓|自然教育工作者 王緒昂(土匪)

王緒昂
生於台北,長居於花蓮,在野外山林帶領體驗自然的教育工作者,長年研究爬行動物;也是在海上找尋鯨豚身影的生態解說員。
研究經驗:
2004/2013:論文研究(三種闊尾海蛇的棲地適應,師大生科系)
2008:綠島海域爬行動物相調查
2003/2004:兩棲爬行動物調查負責人(石門水庫集水區陸域動物相調查)
2000:研究助理(北台灣兩棲爬行動物相調查,台灣兩棲動物長期監測,師大生物系)
1998/99:高海拔兩棲爬行動物相研究,師大生物系
1996/99:論文研究(造橋地區赤尾青竹絲族群雌雄兩性不同比例之探討,師大生物系)
1995/96:研究助理(帝雉無線電追蹤研究,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1995:研究助理(台灣海域兩共域瓶鼻海豚之分類研究,台大動物系)
1993:研究助理(台灣北部地區長期生態研究之蛙類群聚研究,師大生物系)
1988/91:攀木蜥蜴之分布與分類研究,文化大學生物系

教學經驗:
2001/Present:體驗自然講師
2012:靜宜大學生態系兼任講師
2010/2011:台灣觀光學院兼任講師
2005: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2002/06:永和社大【福爾摩沙生態導覽】課程講師
2002/03:信義社大【生態導覽】課程講師
1996/Present:大專及其他各級學校受邀講師數百小時
2000:西松高中代課生物老師
2000:師大附中生物老師
1998:桃園竹圍國中代課生物老師
1996/97:師大生物系脊椎動物學助教

其他經驗:
Present:花蓮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委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顧問及自由作家
2001/02: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1998/07:賞鯨活動生態解說員
1996/01:動物園及台灣鯨豚擱淺救援網絡義工
1990/91:墾丁國家公園生態解說員.
1988/90:文化大學生物學會會長

今天的《海洋的眼淚》真好看🥰!映後討論也很熱烈!

鐵編整理今天討論重點如下,供沒來的鐵粉們參考!


🟠
到底受傷的鯨豚該不該救?怎樣的情況該救怎樣不該?

現場有觀眾提出,因為是人為讓牠受傷(如船槳、漁網、海廢垃圾等)所以人類該救,那麼大自然的因素(如暴風雨)讓體弱的鯨豚被沖上岸,這樣的情況該不該救?鯨豚會擱淺就是自身有狀況,把牠送回海裡,牠經常又會被沖上來,土匪老師認為這種情況不該救。


🟣
那麼國外的海上擱淺救援情況呢?

有觀眾提出這關鍵的問題。影片是英國的救援情況,影片看來這組織分工非常專業非常細,現場第一線救援人員有豐富經驗,影片中有隻海豚一看只有輕傷,就當下決定當直接送回海裡;而另一隻鯨魚遍體麟傷就不需救援,但若潮水幫忙,還可以移動至方便解剖的地方,但當下離漲潮還要等很久,現場人員當下決定現場解剖,才能趁新鮮取到最好的樣本,才有助鯨豚研究。台灣比較像美國,偏向都要救援,但像紐西蘭有時一擱淺就是十幾隻,那就很難救了。而台灣比較民粹,救或不救都有人會罵來罵去。


🟢
安樂死的決定?

安樂死一般是人道考量,如果判斷這隻鯨豚救援治療後的癒後生活品質也不會太好,或是想要加速牠的死亡過程讓牠不要太痛苦,就可以考慮安樂死。影片中有隻重傷海獅在生命尾端還挨了一針,最後應該還是會走,土匪老師認為生命的尊嚴比生命的長度重要,認為不應該這樣。


🔺
流浪貓狗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最後土匪老師趁機呼籲,流浪貓狗的問題一定要解決,流浪貓狗對穿山甲、山羌等野生動物的傷害很大。當你花很多力氣拯救兩三隻野生動物,但放任一隻浪狗咬死二十隻,那救援也就無濟於事。土匪老師認為就算將浪貓浪狗抓去結紮,結紮後也不應該再放回原址,因為牠也還是有可能咬傷野生動物。


🔈
🔈鐵編要廣播,週三開始的民族誌巡演,電影都非常稀有及難找,錯過可能要等一百年才會有影展再放,
且鐵電場場安排深入座談,大家快把時間排出來,天天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