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2022花蓮短片創作獎入圍放映會 II:生命有時
日期:2022.11.12 16:30
與會來賓:《車手》導演胡哲榕、《異鄉人》導演陳采霓、《金龍》導演林孫妤婷、《相依》企劃江季芳、《生生》 導演徐雅茜、《暗時挽花》導演簡子倫
文字|張志宏
11/12入圍作品特映會 II:生命有時,放映作品為:《車手》 《異鄉人》 《金龍》 《相依》 《生生》 《暗時挽花》
《車手》導演胡哲榕分享,這部片有加入自己本身曾經歷的故事元素,他透過創作也檢視從前的自己、以及面對事物的看法,希望能透過此作品了解不同面向的內心世界,刻畫出良心與貪念兩者之間的衝突歷程。

《異鄉人》導演陳采霓,本身是離開家鄉北上打拼的花蓮人,她分享「身為花蓮人,一定會有離開自己家鄉工作的一段過程」,那這些異鄉人們,要怎麼面對自己對花蓮的想念呢?導演搜集了在外打拼的花蓮人,探討離開家鄉的看法、對花蓮的想念以及哪些是讓自己覺得熟悉的景色,來詮釋異鄉人對於自己家鄉的想念。

《金龍》裡頭的受訪者孫金龍,是導演林孫妤婷的爺爺,在這次的映後爺爺和阿蒂也有來到現場,導演分享從以前就想要紀錄爺爺從山東到澎湖再到台灣,最後在花蓮落腳的生活經歷, 而在2017年導演也有和爺爺一起回家鄉,並且帶著相機把一切記錄下來,而裡頭出現爺爺和阿蒂擅長包的手工「水餃」,在整部戲中也像是貫穿了對於「家」的核心。

《相依 》創作者江季芳,開始進到志學大愛農場拍攝時,就發現這對夫妻很特別,十多年來從屏東到花蓮定居在農的動力,是因夫妻彼此的相互扶持,最後賴松勇也透過訪問,和老婆說出了非常真誠的感謝,此段落讓大家感受到非常動人,簡單的一句話,也道出了這四十年依然相依為命的生活點滴。

《生生》導演徐雅茜當初想拍攝這支片,是因為對生命的好奇,本來是想記錄家庭有個新生命誕生,卻也同時面臨親人的離世,變成同時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導演透過許多畫面及聲音的對比,襯托出不同生命的開始與結束,而她選擇面對的方式是陪伴,並且想辦法利用自己的鏡頭,去紀錄各方面有感情的事情。
《暗時挽花》導演簡子倫分享一開始是想要拍一部讓大家了解小型穀物類的影片,在有天偶然聽到一休為自己命名「小米一休」,就開始讓自己慢慢的發想和人、地、物種的關係,在畫面及劇情台詞中,其實也不停的出現有關小米的畫面細節,無論是空景上的運用、以及台詞上的意義等,都是特別具有其意義的。

在最後《金龍》導演林孫妤婷,和我們分享他對於這六部入圍作品的總結,「其實我們心中都存在著未知的害怕,我們有時候想要去壓抑住那些痛,但其實那些痛以及日常,都會變得很有意義,並且會讓我們從中去成長及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