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的原住民專班

The Challenge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Practice and Perspectives

04.21(日)14:00

映後座談
撒舒優・渥巴拉特

導演 撒舒優・渥巴拉特 Sasuyu.Ubalat

原住民族在台灣各角落存在著許多文化議題、教育問題、產業發展、土地爭議等事件,有感於自己身為原住民的一份子,投入獨立影像工作者的行列,目前大多以原住民族來做為拍攝題材,用影像為原住民族人發聲,用原住民的觀點述說屬於自己的故事。

羅永清

與談人 羅永清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學暨發展社會學博士,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自從大一暑假參加山地「服務」隊以來,震驚於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及其處境,開始轉念人類學,對於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所具有的宇宙本體論或知識論的關係非常有興趣,近年來因參加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計劃在地理系學地理資訊系統,也探索原住民領域與空間的觀念,博士論文因此處理土地權論述所根據的在地知識,然後,在「土地權」之外也發現許多與土地有所關係的環境智慧,研究串聯於土地之上與之下的原住民知識研究。

導演 :

撒舒優・渥巴拉特 Sasuyu.Ubalat

影片資訊

國家/地區:

台灣 Taiwan

年份:

2022

片長:

56分鐘

 | 色彩:

彩色

 | 規格:

數位檔案

發音:

國語Mandarin

 | 字幕:

中英字幕 CH & EN Subtitles

級數:

普遍級 0+

獲獎紀錄

電影簡介

2003年起教育部鼓勵各大專校院設立「原住民專班」,但定位上不是一般科系,也沒有一般科系至少有七名的專任師資,有些原專班甚至一名專任師資都沒有,資源的缺乏與不友善的制度之下,難以建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高等教育。紀錄片裡可以看見tjuku老師很努力的在爭取各項資源,用心的去發展原專班應有的課程內容,希望培育出熟悉傳統文化並結合專業學科,從原住民觀點來為原住民社會服務的人才。而學生Taba、Azima、Kaynga雖然在都市長大,但他們很積極的透過課程與實踐找回與山林之間的關係,最後能獨單一面走入山林,將傳統陷阱的知識於畢業展來分享,那種族群自信的表現可期待原專班未來的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