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島嶼縮影
入圍作品 I:山海靈光
11.12(六)14:00
映後座談
入圍導演座談。
導演 :
余仕翰、簡毓群、余欣蘭、曾梓瑄、李旻佑、翁嬿婷、高韻軒
影片資訊
國家/地區:
臺灣
年份:
2022
片長:
84分鐘
| 色彩:
彩色
| 規格:
DCP
發音:
國語、原住民語
| 字幕:
中文
級數:
獲獎紀錄
電影簡介
在山林海洋之間,生活中的日常有創作歷程的轉折、有悠遊的自由與禁錮、有人與自然的依存、有祖靈留下的話語,有對文化的傳承與追尋,有對這山海間最簡單卻也最深的回望。
《花度》導演:余仕翰
在無止盡的創作行為中,過程會經歷熱情、喜悅、質疑、悲傷、憤怒等多種不同的情緒,而有工匠精神的主角,渴望不斷精進自身和自己的作品。花度經由環境場景及物件,配合角色表演,展現創作中遇見的情緒和心境轉變。
《鯨生》導演:簡毓群
「瓶鼻海豚」是海洋生物中極受歡迎的代表性物種,在漁業日漸枯竭、商業娛樂圈養之下,牠看似陽光的笑臉,背後卻隱藏不為人知的陰暗。
《山上的人》導演:余欣蘭
姑姑 Heidy 與姪兒 Ibaw,兩位獵⼈為了追蹤山豬的路徑,在山裡開啟了如何設置傳統陷阱的對話。故事以兩位不同性別的獵⼈,如何憑藉著獵⼈的敏銳直覺與對獸徑的戰略分析,來成功抓住山林裡最強悍的山豬⽽逐漸展開。
《八月紅》導演:曾梓瑄
八月紅,從小到大每年在部落都能看見的景象。阿嬤背著阿美族女性在家所負責的:製作族服、耕田與料理等責任,從以前到現在不曾改變過的風景,同時也代表阿嬤對這個家的愛不曾改變過。雖然阿嬤不像當年穿著族服在豐年祭跳著舞,但卻傳承了下一代繼續穿著紅色族服在八月裡高歌著。
《Luma’家 尋找記憶之路》導演:李旻佑
透過將近三年的田野調查與拍攝,拍攝團隊從花蓮撒固兒部落文化健康站為基底,從祭典到生活,從織布文化的復振,到今年把過去的服飾再製,循序漸進的去探討與紀錄部落傳承文化的工作,本片以撒固兒文健站計畫主持人李逸偉與返鄉青年蔡文進的為主軸,紀錄文化的尋找及傳承的過程。Luma’在撒奇萊雅族的意思是「家」,李逸偉與蔡文進的努力下,希望就像家一樣,除了有文化的交流更多的是像家人一樣情感的交流。
《再⾒‧祖靈 Pisowacan no Kapah》導演:翁嬿婷
主角Nakaw Kaliling林鳳廷,從小體質就易昏倒、發燒,童年回憶往往是躺在床上起不來的畫面。媽媽曾對她說「妳是祖靈的孩子」,雖然時常會有靈去鬧Nakaw睡覺,但因她跟著媽媽學習如何與天地、靈界共好,所以並不覺得看到、聽到靈,會讓她害怕,反而是一直練習著如何與靈界共處。縱然如此,在多年後,從沒想過自己需要承擔馬太鞍部落如此沈重的使命,從2019年底開始,在經營知名餐廳紅瓦屋的忙碌日常中,該怎麼與剛歸返部落的祖靈建立關係,同時面臨各種壓力與質疑,Nakaw會如何堅持繼續走下去?
《來自太平洋的附件》導演:高韻軒
吳皇和陳佳葳是在部落裡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然而吳皇因為媽媽到北部工作,被迫在學期中轉學到臺北的小學。初到臺北的吳皇對新環境很不適應,車水馬龍的街道、熙來攘往的人潮以及完全無法分享自己生活的臺北同學,讓吳凰充滿了挫折。幸運的是,疫情來襲,全國的學生都要在家遠距教學,雖然整天待在家中,但陳佳葳都會趁著線上課的時間另外開視訊會議室聊天,這也讓吳皇對部落生活更加思念。直到有一天,吳皇發現阿嬤幫他織的情人袋竟然能和陳佳葳的情人袋相通,他們可以透過情人袋傳送任何東西,於是陳佳葳決定找幾個好朋友,要試著透過這個有魔法的情人袋來治癒吳皇的思鄉病……